第(3/3)页 一个时辰即将过去,苏尚终于能稍稍歇口气,她疲惫地坐在内堂,端起桌上的茶碗,轻轻抿了一口。 李幼白见状,走上前,轻柔地为她揉捏肩膀,帮她放松紧绷的身体。“到底抄了多少银子,竟能每人给一百两安家银?” 李幼白忍不住好奇地问道。 苏尚享受着李幼白舒适的按摩,只觉浑身的疲惫都减轻了几分,心中暗暗想着,若能就此长歇,不再理会这世间的纷纷扰扰,该有多好。可现实却容不得她有片刻懈怠,她无奈地提起精神,伸手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厚厚的账册,缓缓翻开,说道:“数目惊人,远超想象……” 李幼白瞥了眼账本,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于她而言,早已没了吸引力,只觉那钱财多得数都数不清,而这还仅仅只是分到的五成红利,平白少了整整一半。 苏尚深吸一口气,她那素白纤细的手紧紧捏成拳,又缓缓松开,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: “这么多钱,足够这些商户花上十几辈子,可他们却仍不知满足,还在拼命地敛财。就因为有这般贪得无厌之人,这世道才会如此混乱不堪。” 李幼白微微点头,轻叹一声道:“人性便是如此,喝了粥便想着吃饭,吃了饭又念着大鱼大肉,欲望就像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,永无止境。” 待李幼白停下动作,苏尚缓缓从椅子上起身,目光低垂,久久地落在账册上,低声说道: “苏家亦是如此。爷爷虽已赚得盆满钵满,可仍不敢有丝毫停歇。仇家众多,生意庞大复杂,一旦停下,就如同那高山上的飞瀑断了水源,再难维持下去。” 李幼白没有回应,只是默默地跟在苏尚身后,随她走出内堂。 此时,人马集结的号令再次响起,江大宝、吴保等几名头领匆匆前来禀报情况,尉迟磐也带着备好的车架前来,准备随行出征。此番集结的人数比刚开始时多出了三百左右,算下来,足足多花了三万两银子。 不过这些钱皆来自被抄家的商户和孙文兴等人,苏尚花起来倒也毫不心疼,只道是 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。 出城前,苏尚特意将江大宝和师爷叫到跟前,压低声音,细细嘱咐了几句。 待她走出县衙大门,只见七百多人早已整齐列队于高台之下,个个精神抖擞。 苏尚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高处,眼神凌厉如刀,扫视众人: “尔等拿了本官的银子,便莫要临阵脱逃。如今,马军在前开道,步军在后紧跟,出发!” 随着一声令下,苏尚坐上尉迟磐备好的马车,马车缓缓前行。 七百人马,拿下安家银后大多抱定了视死如归的决心,在苏尚的带领下,浩浩荡荡地朝着城外走去。后方,少数农户赶着牛车,托运着粮食、药材、兵器等杂物,紧紧跟随。 泗水县离水龙岗不算太远,平日里常说的 “粮草先行” 的兵家之道,在此倒也用不上。这不过是几千人的争斗,若是真刀真枪地拼杀起来,不出几日,胜负便可见分晓。 李幼白骑着马,紧紧跟在苏尚的车架旁。 因时间仓促,许多人都没来得及与家人好好告别。 临近出城时,才有一些民兵的家人匆匆赶来,他们哭喊着,想要跟随亲人一同前行,却被后头的头领大声喝止。 “我这般行事,怕是又要害死不少人……” 车帘内,传来苏尚幽幽的叹息,那声音里满是愧疚与无奈。 换作从前,李幼白听到这话,定会感到愧疚不已,心中满是痛心。可如今,经历了诸多世事变迁,再听此言,只觉苏尚也走上了她曾走过的那条布满荆棘的路。 她只是微微一笑,轻声说道:“你或许对不住身后这些人,可日后,定能对得起在此安居乐业的后辈。” 第(3/3)页